(资料图)
清华大学出版社“匠心质造中华美”丛书编辑团队探索如何用特装书,在《山海经》出版市场上,以创新增益文化。该书插画作者陈丝雨和责任编辑张立红以“凤凰来仪”“吉光凤羽”为主题进行特装书打样,得到了包括传统文化爱好者、作者以及出版业内人员的认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山海经》从最初的黑红版开始,就大胆挣脱了明清古图的束缚,用艺术的魅力思接千载,力求与《山海经》原典在精神上相通联。
“萧韶九成,凤皇来仪”。乐舞起,凤鸟至,寓吉祥之地,必有凤凰飞来,是为祥瑞之相。也恰与东西方古老智慧“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马太效应”交相辉映。有凤来仪,非梧不栖,又暗合爱书之人必与好书相得益彰之意。
特装书的读者卢嫣只是一眼便立刻被特装书的瑰丽吸引,她认真地说:“我可不可以说这就是‘吉光凤羽’?”听到这个成语,每个人都惊叹于她的锦心绣口。随后,严谨的卢嫣上网搜索,却发现这个成语早在明朝时期就诞生于书法家王世贞的笔下了:“吾所缀集,皆待诏中年以后书,真吉光凤羽,缉而成裘,后人其宝守之。”王世贞以“真吉光凤羽”寓意自己书法是真正的“艺术珍宝”,而《山海经》特装书,则以与文字相匹配的艺术呈现了真“吉光凤羽”。这一特点,让清华版《山海经》的读者们忍不住惊奇,因为清华版《山海经》书里面的插画,也类似地以与《山海经》古文匹配的艺术呈现了“真《山海经》神兽”。
从2015年至今,《山海经》从一个甚少人问津的冷门话题,发展到已经有数百种《山海经》画册热销,“有凤来仪”特装版《山海经》,将“吉光凤羽”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变成了每个人随时随地打开就可以阅读的特装书,提升了《山海经》的文化价值。挖掘《山海经》文化价值,出版人的探索之路仍不止于此;同样,对古代经典的文化价值的挖掘也将不止于《山海经》。心之所往,是去发现、发扬更多掩藏于文学历史中的不为人所熟知的“吉光凤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