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是中医病名,指因脾气虚损所导致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表现以及病症。
清代药用植物学家邹澍,在《本草疏证》中归纳了脾虚十二证,“饮食劳倦,伤脾发热,饮食不消化,属脾气虚;伤食必恶食,停食,为恣饮汤水或冷茶、冷酒所致。水肿属脾气虚,兼脾阴虚;噎膈属气血两虚,由于血液衰少,而非痰气壅逆所成。脾虚属气虚,健忘属气血两虚,倦怠、嗜卧属脾气不足。脾虚腹痛,按之则止,属血虚;痞气,属脾气虚及气郁所致。”现代中医将脾虚大致分为以下证型,所用中药也有所不同。
(资料图片)
一、脾气虚
主要表现为不欲饮食,胃脘胀满,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黄肌瘦或肥胖,排便无力,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弱无力。治疗以健脾益气为主,面黄肌瘦的人可服用保和丸和人参健脾丸、四君子丸等,胃脘胀满明显者,可服用香砂六君子丸;肥胖者可服用参苓白术丸,配合节制饮食,加强锻炼减肥。
二、脾阳虚
主要表现为喜热食,食用寒凉食物或者冷饮即不适,大便溏,小便清长,腹部喜按,怕冷,四肢不温,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弱。治疗以温阳健脾为主,可服用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也可用干姜10g煮红糖水喝,亦可温阳健脾祛寒。
三、中气下陷
主要表现为脾气虚的基础上,出现脱肛、胃下垂、子宫下垂等脏器脱垂的表现。治疗以益气升阳提陷为主,可服用补中益气丸。但是,症状严重时,单纯服用补中益气丸效果甚微。
四、肝郁脾虚
表现为脾气虚的同时出现急躁易怒等肝郁的症状,治疗以疏肝解郁,健脾益气为主,可服用逍遥丸治疗,如果,出现肝郁化火,可服用丹栀逍遥丸。
以上为常用的脾虚治疗方法,并介绍了几种常用的中成药,请在医生指导下辨证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