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胜
大禹是华夏民族在神州大地奠基立国的一位伟大先祖。大禹的杰出贡献,给中国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以深远的影响。大禹治水是美丽的传说和神话,也是优美的颂歌,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起源。
(资料图)
大禹在临夏的传说从远古时代开启,据传共工怒触不周山,天塌地陷。据传说,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她炼的最后一块五色石变成了积石山。人间恢复了安宁,人们生活在阳光下,载歌载舞,这时修己生下了禹。到了4000多年前的尧帝时期,洪水成灾,天下百姓深陷灾难之中。尧帝命禹的父亲鲧去治理洪水。鲧率众筑坝修堰,耗时九年也没把大水治服,因而受到诛杀。尧舜禅让,舜继帝位后,洪水仍然是天下大患,便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理洪水。禹欣然领命,离开新婚妻子,跋山涉水到重灾区勘察,了解山川地貌,摸清洪水流向和走势,制定治水方略。他大胆改用疏导和堰塞相结合的办法,率领伯益、后稷等一批助手来到黄河源头。黄河流域水族部落的羌人,得知禹是黄帝之后,便共同祭祖,帮助大禹开山移石,疏通河道。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禹思念妻儿,在大夏筑城,作为治水时的临时都城。禹不仅把皋陶所在部落的窖工请到城里,向羌人教授制陶技术,而且试铸九鼎,划天下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除了常见的用木偶剧、电影和动画片外,陇剧、昆曲、京剧、黄梅戏、豫剧、粤剧都有反映大禹英雄情怀的舞台剧目。近期甘肃陇剧院推出的大型古装陇剧《大禹治水》在临夏上演,表现了大禹励精图治,不屈不挠,战胜洪水的家国情怀。而用诗词歌赋表达大禹精神的诗作,更是不胜枚举。比如说陆游的《禹祠》、白居易的《自蜀江至》、李白的《公无渡河》、刘禹锡的《九华山歌》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以花儿来演唱大禹,也是一种很好的形式。2021年春天,我奉命创作了一部花儿情景剧《大禹》,用花儿的形式来表现大禹精神。
花儿源于《诗经》是学界的一种说法,《诗经·关雎》适合用花儿演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我们常用“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来描写河州。那么用“关雎”来表现大禹治水后的美景,可使画面生动优美。
临夏是大禹治水的起始地、大禹的出生地、夏朝早期的建立地、大禹精神的发祥地。也有种说法,古雍州是大禹出生地。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四川两省和甘肃、青海的东部这一带。至今,禹的出生都带有神秘色彩,据传他的父亲鲧带着他的母亲修己从圣山走过,鲧从圣山阳面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洞中摸出来一颗桃核大小的宝珠,宝珠散发着莹莹暖光,二人捧着宝珠惊叹,突然间,宝珠径向修己口中钻去,滑入修己喉咙,钻进肚里,生下了禹。
鲧本就是奉尧帝之命治水的官员,童年的大禹耳濡目染治水的事,经常被鲧带着勘察山川地貌。曾到塗山部落,山间牡丹盛开,花儿悠扬,牛羊漫步,禹与他后来的妻子女娇对歌:“山上的白兔下山来,平坦的草地上卧来。你转过个身子跟前来,靠给者肩膀上唱来。”禹和女娇青梅竹马,在花间嬉戏对歌,呈现出一片祥和安定的景象。
结婚4天,禹出远门治水,女娇捧着酒杯,抱住大禹哭唱着花儿:
(女娇)送我的丈夫者下河床,
眼泪儿湿透了衣衫;
这一杯薄酒你喝上,
你走时尕妹哈带上。
(大禹)治水大军辛苦万分,
风餐露宿枉问时辰;
风里雨里水里泥里,
哪容得下女人。
(女娇)柳树盘根往高里长,
红太阳,它照了九州的地方,
你那里牵念我这里想,
心口儿没挨到肉上。
(大禹)大铁锅里熬硷水,
放进半斤的甘草,
再丢两把青酸梅,
我心中的滋味谁知道?
(女娇)尕马儿拉在了柳林里,
柳林里有什么草哩?
一口一声地出门哩,
出门是有什么好哩?
(大禹)为的是完成父亲的遗愿,
向着水患进军,
为的是水深火热中的亲人,
我要离开新婚的爱妻。
(女娇)拔一根头发九股里分,
再不要拔,痛地者五脏里进了,
腔子里点灯心里头明,
禹哥哥的话,
我听着骨头里渗了。
我的心上人啊,
为了家园的安宁与温馨,
你去吧!
你无畏山川险峻,
不怕洪猛水深。
我们有一颗磐石般的心,
跟着你——我无怨无悔。
婚后大禹外出治水,女娇思念夫君,唱起了花儿《候人歌》:“候人兮,将登石以望猗,谁把星月又深披。桑台兮,看依靡成回忆,绥绥弄珠竟如昔。与君但忘涂山泣,相约之期,候人兮猗。未见君子,绥绥长离。未见君子,此地便弃……”
据《山海经》记载:“昆仑山,纵广万里,高万一千里,去蒿山五万里,有青河、白河、赤河、黑河环其墟。其白水出其东北陬。屈向东南流为中国河。河百里一小曲,千里一大曲,发源及中国,大率常然。东流潜行地下至规期山,北流分为两源,一出葱岭,一出于阗,其河复合,东注蒲昌海。复潜行地下,南出积石山,西南流,又东回入塞,过敦煌、酒泉、张掖郡南,与洮河合,过安定、北地郡,北流过朔方郡西,又南流过五原郡南,又东流过云中、西河郡东,又南流过上都河东郡西而出龙门,汾水从东于此入,河东即龙门所在。”大禹研究河图,制出了华夏水系图。大禹带画出征,离开时亲人送别,用下面这首花儿表达心情,再合适不过:
走哩走哩哟走远了,
越走(呀)越远了,
眼里的花花飘满了,
哎嗨的哟,眼泪的花儿把心淹了;
走咧走咧哟走远了,
越走(呀)越远了,
褡裢的锅盔(者)轻哈了,
哎嗨的哟,心里的惆怅(者)重哈了。
朝阳东升,云霞满天,信心满满的禹带领羌人勘察水情。灵鸟在天上飞,火狐在地上跑,治水大军逆黄河而上。汩汩流淌的黄河水,时而舒缓,时而澎湃,沿河而上的治水大军,遇到薄弱的堤坝,便行动加固,遇到狭窄的河道就开挖加宽,深挖加宽后的河水流淌得更加欢畅。大禹行走在黄河流域的山水之间。而远在涂山的女娇,站在望夫石上,日夜思念。望夫石面前,是一条清清的河。
女娇低声吟诵:
“凄风秃树吼斜阳,尚作悲声吊乃郎。
千古无心夸节义,一身有死为纲常。”
接着沉情地唱起花儿:
太子山拉雾白拉了,
西方顶拉雾是见了;
出门的心上人不见了,
清眼泪昼夜里淌了。
大禹循河逆流而上,来到积石山。他穿着蓑衣、戴着斗笠、肩扛耒锸、细腿卷裤,脚踏草鞋,手扶开山斧远眺。治水大军身后是巍峨的积石山,眼前是冲涌激荡的黄河。黄河被高大峭拔、蜿蜒几十里的积石山所挡。洪水咆哮而下,造成九州之内的灾害。枯藤悬垂,鸟鸦飞鸣。黄河鲤鱼则在浪花上翻腾、跳跃。禹和伯益在积石山凿开了一个缺口,黄河水由泄出去,消弭灾害隐患。黄河顺流而下,可它的一侧,传说有一个大湖,名曰大夏湖(现在临夏市一带),湖水淹没了大量的田地。《河州志》记载:“禹未疏凿时,河州即湖也”。大禹为了将大夏湖的水排出去,带领治水大军选择大夏湖之北的北塬地带,安营扎寨,这个村庄就是现在的“禹王庄”。大禹指挥治河大军在现在的泄湖峡地方开挖。挖着挖着,上面的黄土挖尽了,露出下面黑色坚硬的黑曜石,怎么也挖不下去。大禹听说,亲临现场勘查,见又光又滑又黑又硬的石头,足有四五里长。禹下令全军集中力量,加紧开掘,但是仍收效不大。于是大禹从“禹王庄”搬迁到工地附近的平地,现场指挥,当时把最好的工具耒锸和青铜工具都用上了。为了施工方便,大禹在挖出来的深槽上修了两座桥, 一名曰“摺桥”,一名曰“泄湖桥”。最后终于挖开了河道,使湖水泄了下去,流入黄河,后人就将这个峡道称为“泄湖峡”,把大禹第二次居住的地方称为“禹里家”,把大禹修造的桥叫“禹成桥”,桥边有个村落,称为“桥窝”。
大禹带领万民顶烈日、冒严寒,吃的是粗糙的食物,穿的是破皮袄烂毡毡,露宿野外。大禹的手上长满层层老茧,脚底结出了厚厚的疔痂,蓬头垢面,忙得连头和脸都顾不得洗一下。指甲脱落了,浑身的汗毛也掉光了,远远看去像个蠕动的黑虫。大禹的治水大军中,有人在山上摔死了,就在山上刨个坑埋了;有人在水里淹死了,就在河中水葬。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终于完成了治水大业。
大禹治理了肆虐中华大地的洪水,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传说当时的河州盆地一片泽国。他曾在积石山脉今广河县齐家坪修筑大夏城,用来存放治水物资。这座古城也是中国夯筑城形成的最初模样,在这里,大禹形成了天下分九州的战略思路。也可以说国家雏形时期,西北地区是天下政治生活的中心,随着大禹治水的成功,夏族的势力由黄河上游的游牧部落向中下游延伸,到夏王朝建立的初期,大禹的儿子在山西平阳建立了都城,改公天下为私于下,从此国家形成了。而在这中间,繁荣的大夏城功不可没。如今在黄河上游的临夏,泄湖峡、禹王庄、禹里家、禹成桥、桥窝、折桥等地名尚存,人们为了纪念大禹,在积石山建了“禹王庙”。
女娇带着英姿勃发的启千里迢迢来到治水时的临时都城大夏城,此时此刻的大禹,皱纹深陷、头发如霜,两鬓斑白。大禹、伯益、后稷及众多羌人,共同唱了一首花儿来迎接女娇:
“天没有柱子地没有梁,
大夏城,它修者山尖上了,
你没有老子我没有娘,
这座城,就当成个家了。”
女娇则用一首花儿表达相逢的喜悦:
“三更里梦见的好睡梦,
不见的阿哥见了;
眼前的阿哥是不是你,
甭叫清眼泪泡塌个炕了……”
编辑:马少华责任编辑:孔令定